社保新规 9 月实施!跨境电商卖家合规指南来了
时间:
2025-09-03
来源:
深圳

分享:

9 月 1 日起,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(二)》正式生效,明确任何 “不缴社保” 的约定全部无效。深圳已有跨境电商因私户发薪未缴社保,被按《社会保险法》第八十六条处罚:除补缴社保外,还需缴纳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及欠缴数额 1 - 3 倍罚款,累计损失超 200 万元。



一、跨境电商的社保高危风险点

1.灵活用工盲区:兼职运营、代运营人员未参保将成重灾区。新规明确,即使员工书面承诺放弃社保,企业仍需补缴并可能面临经济补偿(每工作满 1 年赔 1 个月工资)。


2.基数缴纳违规:“阴阳合同” 行不通了。以上海为例,按实际工资参保比按最低工资标准缴纳,企业人均月成本增加约 920 元,利润薄的中小卖家压力陡增。


3.跨境用工漏洞:欧盟规定,在当地工作的员工需按属地政策参保,短期派驻(≤24 个月)可保留国内社保。部分卖家因未区分境内外义务,既被国内追缴又在目的国补缴。


二、三步合规破局方案

  1. 用工分类管理体系

核心团队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全额参保;临时岗位通过持《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》的平台发包,留存服务协议与工作记录。境外用工区分模式:短期派驻员工保留国内社保并办理《境外就业证》;当地雇佣员工按欧盟“工作地参保原则”,通过 EOR(名义雇主)机构合规参保。

2.成本优化组合策略
入驻跨境电商综试区申请社保补贴,如杭州、深圳等地对合规企业给予社保缴费 30% 的返还。利用 “9810” 跨境电商出口模式的配套政策,部分试点城市对采用该模式的企业提供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优惠。

3.全流程风险防控机制
每月 5 日前完成 payroll 系统与社保缴纳记录的比对,重点核查人员增减、基数调整等变动。建立 “用工档案库”,电子存档劳动合同、考勤记录、工资发放凭证等材料至少保存3 年。聘请专业机构每季度开展社保健康检查,重点排查跨境用工、灵活用工等高频风险点。

社保合规已成为跨境电商上市、融资的基础门槛。建议立即启动用工类型梳理,智周万物可助力企业平稳过渡政策过渡期。